[布道者说] 深度剖析SketchUp Pro 2020关键改进,盘点新特性

2020年的春节,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“被隔离”了,因此,SketchUp Pro 2020版的发布,的确给糟糕的日子带来了点乐趣!
回想之前的2018版的BIM化,和2019版的图层线型,都为微BIM设计方法给予了功能上的支持。那么,这一版的新功能,相信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!

一些关心新技术的设计师应该已经看了官方的介绍,YouTube上也已经有了大量的视频教程,演示或评论着新功能。我也把这些视频盘点了一遍,除了有2个比较经典的解说之外,大多都流于表面,为什么?
因为SketchUp Pro 2020版的升级,它是要解决大型工程设计中的场景管理,以及优化SketchUp & LayOut的工作流程。如果你在设计实践中,没有经历过复杂项目的“洗礼”,仅从术语的改变和新增功能的角度,是无法理解这次升级的意义的!
这就是为什么SketchUp官宣把2020版称之为“改变游戏规则”,那么,SketchUp Pro 2020到底改变了什么游戏规则?这是我想通过本文跟大家的分享的重点!所以,在全面盘点新增功能之前,我先从全局的视角,为你们解读这次“不凡的改变”。

Game-changer
SketchUp Pro 2020改变了什么规则?过去,我们使用SketchUp Pro更多的关注三维建模,虽然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发现了LayOut出图的便利性,因为可以从SketchUp的三维模型直接生成二维图形。但是,千年不变的LayOut的确有太多让人诟病的各种不爽!好吧!这一次彻底改变了!

SketchUp Pro 2020版给LayOut分配了更多的控制权,不仅仅是新增了功能,而是对SketchUp & LayOut互动性的改进。
过去,LayOut如果要修改图形的显示,需要返回到SketchUp修改、保存然后再刷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现在LayOut可以直接通过控制SketchUp模型的标签(过去的图层),来简化过去曾非常繁琐的操作。
只有理解了这一点,才能看清隐藏在这次升级表面现象下的底层逻辑!
BIG Model
从SketchUp 2018版增加了组件高级属性之后,SketchUp的BIM化应用正在改变着BIM设计。微BIM、穆氏、乾讯等都在SketchUp-BIM的应用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实践。
SketchUp的BIM化发展,无疑对过去SketchUp基于草图概念的模型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!当面向越来越大的场景,越来越负复杂的层次, SketchUp Pro 2020版通过大纲列表的显示/隐藏模型功能(注:过于通过右击菜单显示/隐藏,现在直接点击名称前面的图标),简化了大场景的模型管理。

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关功能,就是模型的显示/隐藏状态,终于可以保存到“场景标签”中。所以,我才一再强调,不能简单的看待SketchUp Pro 2020的新增功能,很多新增特性经过组合后,改善的是整个流程中的关键节点。
不可阻挡的BIM趋势
综合上诉两点重要的改进,不难发现SketchUp正在加速BIM化的趋势,结合天宝在空间信息和三维扫描方面的技术优势,我们对SketchUp-BIM更是乐见其成!
应该说,SketchUp Pro 2020版的发布,极大简化了微BIM的设计流程,同时也证明了一点,无论是SketchUp的开发者,还是应用者,只要是为同一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,最终的实现路径是一致的。

就像微BIM实验室计划对SketchUp的装配式建模和参数化设计做成果转化,建筑业的轻钢别墅(木屋)、全屋整装、定制家具都将受益于该技术成果。与此同时,我也相信SketchUp应该也在做类似的研发……
下面,我将对SketchUp Pro 2020的新功能做一个全面的盘点,SketchUp的官网也提供了可测试体验新功能的30天免费试用版,关于软件的安装帮助参见页底推荐。
再见了,SketchUp的Layer(图层)
SketchUp Pro 2020的图层面板的名称,现在改名为“Tags(标签)”,再见了!SketchUp的Layer(图层),不过,别怕,只是换了个面板的名称而已,功能和用法跟原来一模一样。
Layer(图层)变成Tags(标签)是被“吐槽”最多的改变,连我一开始也没明白过来。但很快我就理解了,那么,为什么SketchUp要改图层面板的名称呢?

首先,因为LayOut 2020增加了直接控制SketchUp模型图层的功能,但是,别忘了,LayOut自己还有一个图层面板,如果SketchUp的图层面板不改名,那LayOut里就会出现两个相同名称的的面板,这肯定是不行的。
那么,为什么一定要改成Tags(标签)呢?要知道,这个名称在互联网内容作品上是有着特定含义的。
比如,我们在手机上或电脑上看到的内容,都有标签,相当于该内容的“关键字”。一个内容可以拥有多个标签(大多不超过5个),不同的内容也可以有相同的标签。这样,当我们喜欢一个内容,算法就会把有相同标签的内容继续推荐给我们,这就是所有的“算法推荐”。
因此,从这种意义上讲,“标签”可以看成是不同内容的“共性”。再来看图层,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特点呢?我们把外墙、内墙、隔墙、围墙等模型都放在“WALL”图层里,不正是因为这些模型有“墙”的“共性”吗?看到了着一层,就能理解为什么改成Tags(标签)是最恰当的!
注意:Layer0也被改成untagged(未加标签)


如果你觉得这么解释有点牵强,那不妨把SketchUp的界面窗口当成是网页浏览器,视口里的模型当成是文章或者视频,具有“共性”的模型拥有同样的标签,是不是很顺理成章呢?想想在线版的SketchUp,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呢!
所以,从现在开始,接受SketchUp Pro 2020的改变,用Tags(标签)代替Layer(图层)吧!
大纲面板,更强更便捷
过去,我们通过Outliner(大纲)面板浏览、编辑和管理组件/群组(2020版统一称为“对象”),以及改变它们的层次关系。也可以隐藏/显示对象,或者给对象重命名。但是,都只能在右击菜单里操作,处理数量很多的模型时,非常繁琐!

SketchUp 2020版的Outliner(大纲)面板,对象名称前面多了“眼睛”图标,就像以前控制图层的隐藏/显示一样,也能简单一点就能隐藏/显示对象。另外,给对象重名名,也只需要双击对象名称即可。总之,就是更简单一点,不行的话,就两点!

另外,Outliner(大纲)面板和Tags(标签)的互动性增强了,过去,关闭图层后,该图层上的模型不会显示在Outliner(大纲)面板中。2020版则会显示为灰色的文字,右击还可以打开该图层(现在叫标签)。
这些迹象似乎表明,大家更喜欢在Outliner(大纲)面板里操作,Tags(标签)的使用频次会下降。
在场景中保存对象的隐藏状态
从SketchUp Pro 2020版开始,场景可以保存对象和几何结构的显示/隐藏状态,相对于过去只能靠Layer(图层)来控制模型的显示,无疑灵活了很多!

举一个极端的例子,现在就算不给模型分配标签(图层),照样可以通过大纲面板和场景来控制对象的显示。
场景面板的这个新增特性,无疑进一步强化了Outliner(大纲)面板的功能!
LayOut直接控制标签(图层)
这是一项让人感动得流泪的改进,当然,如果你不玩BIM的话,估计体会不到!但是,玩BIM的人就知道多么的重要了!

以前,LayOut的图形元素都来自SketchUp的场景,如果要修改模型的显示/隐藏,需要返回到SketchUp中进行,然后刷新场景再保存,然后再到layOut里更新。说着都麻烦,操作起来更是泪!
现在好了!LayOut增加了更多的模型控制权,直接控制标签(过去叫图层)来影响模型的隐藏/显示。这样,就不用创建额外的场景,SketchUp & LayOut的流程更简化了!
【微BIM少数派请思考】LayOut可以直接控制SketchUp模型的标签(图层),再加上SketchUp Pro 2020的场景可以保存模型的显示/隐藏,这两个特性意味着什么?这就意味着我们过去为了LayOut出图而创建的场景数量也可以减少了,总之一句话——SketchUp 2020让微BIM的流程更简单!近期会另写文章详解。
LayOut的其它改进
使用LayOut还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,双击LayOut的图形元素,会进入3D编辑状态,在演示模型时,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特性!但不幸的是,实际操作中,如果你已经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布好了图纸,设置了比例和位置,不小心双击了一下,KAO~悲剧了!

现在,这种意外可以终结了!因为LayOut 2020增加了关闭“编辑SketchUp模型”的功能,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做好的图纸。
LayOut还有一些小的改进,让LayOut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,留给大家自己去探索吧!